5月7日,在越南奠邊府,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在奠邊府戰役勝利60周年慶典上致辭。當日是越南奠邊府戰役勝利60周年紀念日。發生在1954年的奠邊府戰役是越南抗法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役。 新華社/越通社
  原標題:銘記歷史,推動中越關係健康發展
  ——“奠邊府戰役與中越關係”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中國日報5月11日電(記者 王健) 奠邊府戰役發生於1954年,是越法戰爭(1946年—1954年)中越南與法國間最後一場戰役,作戰雙方分別為武元甲手下的越盟軍隊及法國空降兵和法國外籍兵團。作戰期間中國派出以韋國清為團長的軍事顧問團支援越方,因奠邊府作戰緊急需要,中國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物資援助。5月7日,法軍指揮官德卡斯特萊少將向越南人民軍投降,其參謀部人員全部被俘,奠邊府戰役以越方全面勝利告終。
  2014年5月7日是越南奠邊府戰役60周年紀念日。5月5日,浙江工業大學越南研究中心組織召開“奠邊府戰役與中越關係”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廣西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北京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浙江警察學院、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2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會議由廣西民族大學資深教授範宏貴和廣西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古小松主持。會議圍繞奠邊府戰役與中越關係的相關研究領域展開討論。
  會議首先探討了奠邊府戰役的重大意義。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學術顧問梁志明認為,奠邊府戰役是越南軍民在抗法戰爭中取得歷史性轉折的偉大戰役,又是中國人民支持越南抗擊法國殖民者,打敗美國干涉者的決定性戰役。奠邊府戰役的勝利首先是越南人民的勝利,同時是中越團結抗敵的勝利,在奠邊府戰役中,中越兩國軍民並肩戰鬥,共同對敵,結成深厚的戰鬥情誼,將中越友好關係推上了一個高峰,樹立了一塊光輝燦爛的歷史豐碑。回顧奠邊府戰役的戰鬥歷程,我們要永遠牢記和珍惜兩國人民這種十分寶貴的團結戰鬥的國際友情。
  範宏貴教授以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己所知道的奠邊府戰役,他表示曾親眼所見1954年越南軍隊到廣西接受我方訓練,我國的坦克、加農炮、高射炮沿著龍州縣城—下凍—水口的公路,塵土飛揚,直奔越南高平省,然後運往奠邊府前線。範教授認為中國支持、援助奠邊府戰役要從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與帝國主義陣營來分析。
  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楊丹志認為,儘管奠邊府戰役並不是世界軍事史上規模最大且最為慘烈的戰役,但其影響卻遠遠超出戰役本身,給世人留下的是彌足珍貴的、豐富的歷史遺產:第一,奠邊府戰役對越南人民軍的軍隊建設和越南的國防體系建設產生深遠影響。第二,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胡志明領導下的越南軍民的士氣,加強了越南共產黨、軍隊與人民之間的凝聚力。第三,奠邊府戰役產生了重大的國際影響,不僅加速了法國在遠東殖民統治的崩潰,中南半島的安全格局由此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最後,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推動了日內瓦談判進程,各方最終達成在越南停止戰爭和實現和平的決議。
  浙江工業大學黃興球教授提出,奠邊府戰役是中越友好合作的象徵,是中越當代關係的基石之一。奠邊府戰役同時是東方反殖民者鬥爭勝利的象徵,是越南人民軍實力的象徵,是越南當代軍事思想成功實踐的代表作,是奠定越南國家基礎的立國之戰。
  在探討奠邊府戰役的重大深遠歷史意義的同時,中越關係的發展也成為大會的重要議題。古小松研究員作了以“重拾互信,促進友好——回顧奠邊府戰役以來的中越關係”為題目的大會發言,他提到,奠邊府戰役結束以來的60年,中越關係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友好——對峙——正常化,從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為友好時期,從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末為對峙時期,從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中越關係走上了正常化。關於增進兩國人民的互信問題,他認為兩國需要一個客觀和實事求是的歷史觀,建議兩國學者共同研究,達成對中越古代關係的共識,並用客觀和實事求是的教科書來教育下一代,避免由於對歷史的誤解而造成對中越友好長期不良的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潘金娥研究員認為:60年前越南獲得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的“奠邊府大捷”,是中越兩國團結合作最終戰勝強大敵人並結下了深厚友誼的重大歷史事件,其經驗值得我們深入挖掘。面對當今複雜的國際格局,我們要深刻反思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史為鑒,清醒認識並破除各種干擾兩國關係順利發展的內外因素,確保中越關係這艘大船沿著正確的航道發展。我們應在充分吸收中越傳統友好關係中的營養成分的基礎上,註入時代的活力,以新的國際關係理念為基礎,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通過黨政外交、人民外交和公共外交等多層次的交流渠道,增信釋疑,互利共進,不斷努力構建中越關係堅實的新航船。
  國際關係學院成漢平教授對越南海洋法實施之後對中越關係的定位問題提出了新觀點。他認為,從中越兩國建交60年的恩怨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處於改革開放中的中越兩國都需要一個穩定的周邊,都需要營造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中越之間,首先是合作,其次是利益,再次才是爭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相互依存程度日益提高,通過經濟手段實現兩國的雙贏是當前國際關係發展的主流趨勢。一個穩定的中越關係、不斷推進睦鄰友好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周士新發言題目為“奠邊府戰役與中越關係的內生動力”,他認為,在紀念奠邊府戰役60周年之際討論中國與越南關係具有特別意義。中越合作對奠邊府戰役的最終勝利發揮了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中國軍事顧問團對作戰計劃的實施方案的確定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奠邊府戰役時期的安全合作具有典型的特殊歷史特性,體現了中越當時的戰略高度契合性和國家利益及意識形態的一致性,奠定了中越關係的內生動力。周士新提出,中越關係要實現可持續和平發展,需要雙方採取務實理性的戰略選擇,在應對地區整合和建設地區共同體的過程中加強相互協商合作,最終以更包容與開放的戰略導向鞏固和增進休戚與共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與會的其他專家學者也積极參与了討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奠邊府戰役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值得回顧和反思,奠邊府戰役奠定了當代中越關係的基石,是中越兩黨互信的成功實踐。奠邊府戰役以來中越兩國關係60年的發展表明:和則兩利、鬥則兩害。因此,加強中越之間的政治互信、民間往來和安全合作等是當前工作的關鍵。
  (編輯:劉世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e51oeryt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